通用人工智能场景 进行中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承办单位: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知乎(北京知乎网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知乎城市陕西运营中心(西安华彩乐章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知乎城市湖北运营中心〔知彗(武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赛题介绍

面向弱势群体关怀、职场效率提升、教育学习辅导及家庭生活管理等多元化场景需求,依托生成式AI、多模态交互、端到端语音识别、知识图谱、情感计算、IoT设备联动等前沿技术,与通用人工智能(AGI)深度融合,构建了多模态环境感知与无障碍导航、实时语音转写与情感增强交互、意图理解与智能沟通输出、健康监测与风险预警;会议纪要自动生成与智能任务分配、远程协作情绪感知与创意激发、代码自动批改与个性化学习推荐;课堂笔记智能解析与知识点归纳、错题自适应复习规划、复杂概念多模态可视化、论文结构优化与语言润色;家庭日程智能编排与跨设备协同提醒、健康数据监测与个性化习惯培养、学习进度智能跟踪与辅导建议、家庭成员情感状态识别与互动支持。通过跨模态数据融合与自主决策能力,实现从环境感知到智能执行的闭环赋能,打造覆盖民生各环节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解决方案。

赛题一、弱势群体关怀

聚焦视障、听障、表达受限、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日常出行、沟通与健康管理上的效率痛点,鼓励基于生成式 AI 与多模态交互的温情化解决方案。

赛题二、职场效率提升

面向各类工作团队和角色(管理者、研发、创意、客服等),帮助解决会议记录、任务分配、团队协作、创意脑暴等环节中的效率与情感温度需求。

赛题三、教育学习辅导

聚焦中小学、大学及终身学习者在知识获取、复习巩固、论文写作和考试准备中的效率瓶颈,鼓励将生成式 AI、多模态可视化和自适应测评结合。

赛题四:健康智能家电生态

面向家庭成员在日常家电使用场景中衍生的健康管理、生活效率提升、情感互动等需求,鼓励跨设备协同、数据互通、对话式 Agent 的综合应用,让家电从功能工具升级为家庭健康生活的主动服务者。

赛题五:家庭助理智能体

围绕家庭在财务管理、资源调度、关系维护与情感关怀等方面的复杂协同需求,探索融合多模态感知、长期记忆与个性化对话的智能体方案,打造真正懂家庭、能陪伴、会成长的未来生活助理。

赛道赛程

通用人工智能专项赛采用“开放场景”竞赛模式,面向全国各地公开征集不少于120个通用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创新项目参赛。赛事通过网络选拔、重点推荐、行业晋级、路演比拼、赛奖嘉年华等重点环节角逐,推荐专项或产业获奖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

(一)参赛报名(2025年9-10月)。做好通用人工智能专项赛推荐宣传工作,组织参赛团队踊跃报名。通过登录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官网(www.cicas.cn)或通用人工智能专项赛报名网站(www.zhihu.com)了解赛事详情。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24:00,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24:00。

(二)网络选拔赛(2025年11月)。组委会负责组织形式审查,在审查参赛项目信息完整性和合规性基础上,邀请评委采用项目初筛、客观评估等网络选拔方式,产生优胜项目。按照网络选拔赛要求,应在11月15日24:00前完成项目选拔工作,产生的优胜项目按评审比例入围专项晋级赛。

(三)专项晋级赛(2025年11月)。每场专项赛遵循专业评审、择优晋级原则,从高校种子组、个人开发者、企业初创组、企业成长组四个组别角逐出获奖项目。各地已入库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团队的项目优先进入专项赛。通用人工智能专项赛共设特、一、二、三等奖四个等级,线下路演答辩与颁奖活动将于11月底在武汉、西安举办,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知乎官网等平台对专项晋级赛的获奖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参赛条件

根据参赛申报人或创新创业团队所处阶段,项目分为高校种子组、个人开发者、企业初创组、企业成长组,并按照五大专题赛道所属应用场景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高校种子组

(1)参赛团队和项目在大赛报名截止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团队限3~15人(含项目负责人1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院所)在读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或已毕业尚未成立公司的人工智能专业开发者。

(3)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成员须明确在项目中的定位,如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宣传、项目管理等;指导老师须明确在参赛项目中的定位,如指导项目技术攻关问题或项目路演答辩材料等。

(4)参赛项目在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造、技术商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极具潜力,具备技术创新点或应用创新模式,产品性能优势明显,须有项目技术工程典型应用案例。

(5)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参加本组比赛,须具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可在实际场景中有落地解决方案。

2.个人开发者

(1)参赛者个人和项目在大赛报名截止之日前无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者个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为普通高等学校(院所)在读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或已毕业尚未成立公司的人工智能专业开发者。若为多人团队参赛,请填写团队成员信息。

(3)参赛者个人及团队成员明确在项目中的定位,如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宣传、项目管理等。

(4)参赛项目在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创造、技术商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极具潜力,具备技术创新点或应用创新模式,产品性能优势明显,须有项目技术工程典型应用案例。

(5)参赛项目须是参赛者个人及团队原始创新的项目(本项目参加本届创新挑战赛的选拔赛、专项赛、总决赛时均未参加其他国内外赛事)。

(6)参赛项目须具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可在实际场景中有落地解决方案。

3.企业初创组

(1)未融资(有实体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员工人数5人以上的企业。

(2)已完成融资天使轮、A轮/A+轮融资的企业。

(3)参赛项目须是参赛团队原始创新的项目(本项目参加本届创新挑战赛的选拔赛、专项赛、总决赛时均未参加其他国内外赛事)。

(4)参赛团队限最多15人(含1名项目负责人,须为团队联合创始人之一),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成员须明确在项目中的定位,如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宣传、项目管理等。

(5)参赛项目至少有3名及以上核心团队成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前景等。

4.企业成长组

(1)已完成B轮/B+轮融资及以上企业。

(2)人工智能领域头部/链主企业,或国家级、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3)参赛项目具有成熟的产品、商业模式,以及较强市场竞争力,且为正向盈利的企业(须上传财务佐证材料,如审计报告等)。

(4)参赛项目须是参赛团队原始创新的项目(本项目参加本届创新挑战赛的选拔赛、专项赛、总决赛时均未参加国内外其他赛事)。

(5)参赛团队限最多15人(含1名项目负责人,须为团队技术负责人之一),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成员须明确在项目中的定位,如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品牌战略、项目管理等。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部门负责人。

联系方式
  • CICAS组委会秘书处

    王老师

    15726613955、18994413779

  • 通用人工智能专项赛秘书处

    张老师

    1343697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