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5.10 15:11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
23 浏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探索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低碳安全转型,已成为提升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路径。10月18日,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简称:CICAS)智能低碳专项晋级赛在深圳圆满收官,共有22支项目团队挑战胜出。其中,获专项晋级赛特等奖及一等奖的7支队伍成功晋级第三届CICAS全国总决赛,将继续竞逐更高奖项,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具有创新示范效应的AI应用解决方案。


前沿赛题直面产业痛点,创新成果彰显应用潜能

CICAS智能低碳(深圳)专项晋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ICAS组委会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协办。

赛事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采用“产业命题”与“开放场景”竞赛模式,立足深圳,吸引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62支队伍参赛角逐,汇集317项技术专利、131项软件著作与202项研究成果,覆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央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等创新主体,征集到智能低碳应用场景典型案例93个,产业化落地解决方案47个,为AI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加速落地提供强劲支撑。

本届专项晋级赛期间,各参赛队伍围绕“多源协同的电力负荷动态预测与调度优化”“极端天气预警下的新能源发电能力评估”“电-碳市场联动的虚拟电厂竞价策略”“城市级空调负荷集群响应优化”“基于气象预测的风电场强化学习协同发电优化”“基于强化学习的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经济调度”等赛题,通过现场汇报与答辩的形式挑战比拼。各赛题场景应用推陈出新,从能源系统智能决策、智能运维到风险防控,从智能电网构建到储能系统优化、可再生能源管理,涌现一批具有显著应用潜力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现出AI在各行业能源低碳安全转型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显著成效。


权威评审确保赛事公正,22支获奖项目挑战胜出

作为赛事公信力的重要保障,大赛组委会邀请国内重点院校国家级人才、知名企业高管与投资机构负责人等评审专家18位,并设组长与监事各3位,以专业评审和全程监督确保赛事结果的公平、公正与权威性。最终,经专家评审、路演答辩等重点环节,本届大赛决出3支特等奖获奖项目团队,4支一等奖获奖项目团队,6支二等奖获奖项目团队,9支三等奖获奖项目团队。

山东大学参赛项目“基于多源异构感知与边缘智能的电网灾害智能监测与预警平台”在本届专项晋级赛中获得特等奖,该项目面向电网覆冰与山火频发复杂工况,提出“多源异构感知+边缘智能+云边协同”创新技术路线,大幅提升覆冰厚度监测、山火早期识别准确率和预警响应灵敏度等,社会价值显著。

“此次获奖是对团队投身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这一方向的极大激励,证明我们走通了这条路,为电网安全打造了一双‘智能的眼睛’。”该项目负责人李子旭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继续深耕技术,推动产品量产,将项目解决方案拓展到林业防火、应急管理等更多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参赛项目“能源行业‘eGRID知能’人工智能思维链平台产业化应用”填补电网运行分析领域智能体空白,在省域电网灾害天气下故障快速感知和精准分析、千万级用户电表用电安全分析等场景中落地应用,同样斩获专项晋级赛特等奖;另一特等奖获奖项目——南昌航空大学参赛项目“基于微纳光纤的智能水质重金属检测系统”以多结构光纤制备、重金属离子传感检测、智能算法与多因子修饰,实现了低检测限、高稳定性、重复性好、响应性快的重金属离子检测,应用前景广阔。


展望智能低碳未来,筑牢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当前,DeepSeek在全球掀起新一轮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热潮,智能化时代的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开始由数据、算法和算力持续向模型、场景演进,千行百业应用需求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黄金发展期”,亟待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未来发展格局。

“本次CICAS智能低碳专项晋级赛旨在打造我国场景创新应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标杆赛事,搭建绿色低碳场景创新交流平台,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参与场景机会开发,以应用需求解决产业化问题。”CICAS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搭建智能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低碳科技应用水平;完善成果转化体系,推动低碳产业高效落地,全面探索覆盖“成果孵化—场景挖掘—人才引进—项目落地”的未来产业发展路径。

作为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为本次大赛提供了坚实的场景支撑与落地保障。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圳从资源供给、技术转化到场景落地,再到成长支持、生态协同,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构建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务及生态营造等多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体系,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超过60%的AI企业聚焦应用层,展现出“应用驱动”的强劲动能;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致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为人工智能发展储备丰富创新资源。

“本次大赛成功举办,初心是锚定国家‘双碳’战略,呼应赛事‘场景驱动・数智强国’理念,发挥我校大湾区国际碳中和研究院的技术优势。我们希望以此次赛事为桥梁,打破‘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落地’壁垒,推动智能低碳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期待汇聚创新力量,为参赛项目对接深圳供电局等产业资源,同时吸引顶尖人才,筑牢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方领导表示,希望各参赛团队以此次赛事为起点,深耕智能低碳场景,锚定产业真需求,借助赛事搭建的产学研平台,把技术创意转化为能耐住打磨、持续突破的落地方案,让青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绽放价值。